( )等建筑物室内设置的消火栓,其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
A.高架库房
B.高层工业建筑
C.甲|乙类厂房
D.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
E.多层建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 )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
A.洒水喷头
B.报警阀组
C.水流报警装置
D.报警探头
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中压力开关的主要作用为( )。
A.启动喷淋泵
B.将水流信号反馈至控制中心
C.启动水力警铃动作
D.启动水流指示器
E.延时
( )属于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B.雨淋系统
C.水幕系统
D.水喷雾灭火系统
E.重复启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 )。
A.预作用报警阀到管网末端可以维持一定气压,用于监测管道的严密性和寻找泄漏点
B.采用闭式喷头
C.采用开式喷头
D.喷头动作后才排气充水
E.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报警后立即排气充水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 )的规定。
A.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B.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
C.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间距不应大于120m
D.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建(构)筑物室外消防用水量和每个室外消火栓10-15L/s的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
E.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且室外消火栓距路边的距离不应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 )的规定。
A.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B.消防电梯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
C.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D.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
E.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同一平面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
在城市建成区不宜建( )。
A.一级加油站
B.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C.二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D.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E.二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加油站油罐通气管设置应符合( )规定。
A.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
B.管口应高出地面4m及以上
C.沿建筑的墙(柱)向上附设的通气管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1.0m及以上
D.应设置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E.通气管管口应安装阻火器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紧急切断系统,应在( )位置启动。
A.距卸车点5m以内
B.在加气机附近工作人员容易接近的位置
C.在控制室内
D.值班室内
E.加气站外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天然气放散管设置应符合( )规定。
A.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散管宜集中设置
B.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散管宜分别设置
C.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2m及以上
D.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所在地面5m及以上
E.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所在地面4m及以上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消防给水设计应符合( )规定。
A.采用地上储罐的加气站,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
B.采用埋地储罐的二级加气站,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
C.总容积超过50m3地上储罐还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D.液化石油气罐地上布置时,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3h
E.液化石油气罐埋地敷设时,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1h
下列( )应设消防给水系统。
A.加油站
B.二级LNG加气站
C.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D.加油加气合建站的LPG设施
E.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
下列( )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B.三级LNG加气站
D.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压缩机房应满足( )规定。
A.宜采用单层建筑
B.宜采用开敞或半开敞式建筑
C.宜采用封闭式建筑
D.净高不宜低于4m
E.屋面应为非燃烧材料的轻型结构
液化石油气加气罐地上布置时,应符合以下( )规定。
A.应集中单排布置
B.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m
C.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D.罐组四周应加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
E.防火堤内堤脚线至罐壁净距不应小于2m
地下汽车库不应设置( )。
A.修理车位
B.喷漆间
C.充电间
D.乙炔间
E.消防泵房
( )车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
B.地下汽车库
C.机械式立体汽车库D|
D.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
E.Ⅰ类修车库
下列地下汽车库内可不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
A.耐火等级为三级,且停车数为5辆的汽车库
B.耐火等级为一|二级Ⅳ类修车库
C.停车数为5辆的停车场
D.耐火等级为二级,且停车数为4辆的汽车库
E.Ⅲ类修车库
为车库服务的下列( )可与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A.贮存量为800Kg的甲类物品库房
B.贮存量为5个标准钢瓶的乙炔气瓶库
C.一个车位的非封闭喷漆间
D.面积不超过50m2充电间
E.甲类生产厂房